在大马的资本社会里,有两样我们无法避免的负债,一是 “车款”,二是 “房贷”。
少了车子,我们有如断了翅膀的小鸟一样,寸步难行。
少了房子,我们就没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温暖窝。
中国人的观念,“家”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,而在这个家的建立上,除了需要家人之外,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就是房子,也因如此,房屋是我们一生人必须拥有的其中一个资产。
犹记得我在新加坡上 T Harv Eker 的课程时,旁边坐着一个 60 岁左右的老伯,我和他聊了一阵子,很意外的,他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,能和家人住在一起,我不太清楚新加坡的房产,我只知道那里的房产价格是有一定的高度,听到老人家那么说,心中难免感觉酸溜溜的。
听起来有点感触,无奈,这个残酷的资本社会就是如此的在运作,身为马来西亚人,我们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,虽然大马的房价在这几年来不断地飙升,起的速度就像是赛跑一百米一样的迅速,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,我们还是有能力拥有自己的房子。
购买房子的 “目的” 和 “观念”
首先,我们要搞清楚购买房产是为了什么目的: 自住?投资?
因为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结果和方向,所以在购买房产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我们购买房产的意愿。
基于我本身没有任何房产的投资经验,我个人也不打算向这方面发展,所以我最多只能分享我对于自住房产的看法。
以家为重心的人会过于重视自己的房子,因为那是属于一家人的安乐窝,往往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,就是认为购买房子是一生一世的事宜 (一生只做一次的事情),更有很多人把购买自住房产当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资,在这个观念的推崇下,我们会开始变得非常挑剔,左选右选,就是不希望自己把一生最重要的投资给搞垮了。
有时算得多并不代表一定准确,往往对房屋非常挑剔的人都买不到房子,结果到了 N 年后,房产的价格越飙越高,自己还是被逼向别人租房子,可悲。
我认为只要是涉及金钱的项目都需要有正确的观念,而在购买自住房产时,我主张不要有 “一生人只买一间房子”或 “自住房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资”的观念。
在没有一生一世的承诺下,我们寻找房子也变得轻松了很多。
计算月供房贷
购买自住房子应该以本身的经济能力作为首要的考量,把收入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房子上,然后扣除所有生活费用后,其余的就应该用于投资,为自己的未来铺路。
过后就是要计算自己的贷款承担能力,我个人觉得房贷最好是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 20%,20% 只是我个人的理想比率,我认为房贷要维持在这个比率才能使到我的家庭财务稳定,让我有剩余的资金做其他的事情。
假设一个家庭的收入为 RM 7000 (扣除公积金和税务后的收入),20% 就是 RM 1400。
也就是说这个家庭能拿出每个月大约 RM 1400 来作为房贷供款,知道了这个数字后,我们就能大概计算我们能力范围里能承担的房子价格。
我做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解:
Interest rate: 4.5%
Loan Period: 30 Years
Loan Amount: RM 280,000
Monthly Installment amount: RM 1418.72
网上有很多不同的 Loan Calculator,我们只要输入一些基本的数据就能计算每个月的供款,计算房贷绝对不会是一个难题。
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,而且是还未加入律师费,头期和 MRTA等的计算,所以和真实的个案会有一定出入。
待续 。。。
【新文】世叔的故事
还记得 2010,我写过一篇 “拜访世叔” 的文章,如果有兴趣可到以下的链接查阅。 FB 链接 很遗憾的,当年拜访的世叔 B 和 世叔 C 都已经离世,虽然他们寂寂无闻,也不是什么大人物,但他们在乡下佬心中,是成功的。 就在世叔 B 的丧礼里,我再次遇到世叔 A,当然,大家都是爱...
-
古人说,凡是成交值超过 20 亿,乃是大牛也。 以过往两周的成交值来看,大牛已来,但感觉有点怪,这个牛,和过往的大牛不太相同。 以前的大牛,不同的行业会轮流被炒,蓝筹先动,仙股随后,但现在的牛,只有十多只股轮流被炒,而且大部分还是手套和医疗公司。 在疫情紧张的时刻,不要说增加盈利...
-
还记得 2010,我写过一篇 “拜访世叔” 的文章,如果有兴趣可到以下的链接查阅。 FB 链接 很遗憾的,当年拜访的世叔 B 和 世叔 C 都已经离世,虽然他们寂寂无闻,也不是什么大人物,但他们在乡下佬心中,是成功的。 就在世叔 B 的丧礼里,我再次遇到世叔 A,当然,大家都是爱...
-
今天抽空看看最近蛮轰动的 99 的招股书。还没看完,努力中,哈哈哈。 难得有时间,就把我看到的,写一写。 一般上,公司上市有几个目的: 1. 提高知名度 2. 集资扩展 3. 股东们要释放自己的资产价值 但身为股票投资者,我们要理性分析,凡事都以基本面为根基,以生意的角度为判断点...